: E% s" _5 C8 E7 w
- S$ c2 L2 a" r2 Q, H8 }! a
8 ~; G6 v/ M7 }: w+ l u9 G4 W3 L* B) Q真的,很少有事能让我坚守3个半小时在屏幕前,但互联网圈有两个例外:苹果和小米的发布会。称其为“科技与狠活”的结合,绝非夸张。
2 @$ S* E1 a- b0 R2 \
8 w5 ~, o) l7 [2 w! A; c' m为何如此?, ~8 B/ T) ~6 S* C2 ?% }/ J
/ `- X7 ^* b: P+ i( E4 x2 L
苹果所代表“科技”,不仅仅局限于硬件和软件创新,更是关于如何将这些技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,进而为用户创造出更佳的体验。
8 u! b4 n: O' g6 |( H( O! d
e9 m) z% a/ H% s这也解释了,为何苹果的发布会总是如此吸引人,因为它总是满载期待。. _) J% E, m2 F1 R
$ j& m+ N+ Q1 _8 P
而谈及雷军的“狠”,不止体现在对产品不懈追求,更反映在对企业文化、团队培养以及市场策略的坚决决策中。
- J2 f' p5 ^- t ~2 b' e9 i
! m8 S' I9 P' x* D1 [* t M" t* T5 c他的名言“我们相信,好的产品一定是口碑出来的”,充分展现他对产品品质的坚定执着,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。. k0 ?( q- ?2 o/ K3 c) y
& p: d# @$ ?" I' d6 `' B9 b这种对卓越的执着追求,以及不断挑战自我和市场的决心,都深深地印证了“狠活”精神。
% y! k" K( E8 S4 c1 N# @' v' y$ p$ R4 H+ }; n
因此,即便是在线上,我从7点听到了10点半,从未离开过。成长、创业两大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今天,我将其提炼成了一些知识点。
/ w) Z2 Z& l( O% f% Q& D" s4 `, O( p' N! `" J
Part 015 F ~: e& B) E# k
8 ` p4 |9 J( A5 T! V+ o/ v' l: w* {先说成长,什么是成长?
2 {& e" a* ]- F
. ^) N, U- J7 w. |不就是学习吗?都被人讲烂大街了,是的。但雷军的学习方法和别人不一样。
2 e# A% M5 B6 O- x, e' I
' W2 W' Z, M! E" G+ Q8 \雷军说刚上大学那会,对读什么完全不懂,自己琢磨很久,一头雾水,于是就去大三、大四宿舍,挨个敲门找老乡问哪个课程容易,哪个难?哪个课要先上?哪个课后上?% f3 i! L f" M1 x+ m4 E
, ~' Y, ~: W' z" G! b* I! l8 F
仿佛开了天眼,明白大学怎么读,于是得出结论,遇到问题,不要一个人琢磨,实际上你绝大部分的问题,别人都遇到过,都解决了,甚至有标准答案。你只需要去问一下就可以了。
9 K8 g/ L8 U9 B- [; E6 h e
! ^+ B" ~: |7 r% J8 W3 w看似简单一段话,我认为,从另一面反射出四种现象:
% [2 a, I: C d! C+ F
) m# b6 c5 u. z+ H1. 个人中心主义/ H& \( ^( _0 P3 y- L
8 X' e. A5 {: R' t! q+ J4 l! U
现实中我们很容易过度关注自我想法、感受和需求,从而忽略了外部视角,这样很容易陷入思维僵局,不断在问题中打转,找不到答案。
. G! J3 g8 Y: [1 w* u5 }5 u* L; g: v
我自己有过这种经验。作为INTJ型的个性,总得先自己干,回望曾经负责的项目,开始总是充满自信,后来会发现,许多问题都在预想之外。不知道你有没有过。$ V* {6 F; Z6 E% t9 {% j* U" P O
* o$ X3 e6 w; H- b
2. 重新发明轮子: j& z* v/ D9 j$ l2 M$ c
* H# \% i- Z {, W; w雷军首次踏入大学,他本可以遵循众多学生传统学习路径,但《硅谷之火》为他点燃了追梦之火,使他定下了具体目标。
/ ^9 s& V* D1 Z8 a3 p# n; [: \1 X1 L2 ~; |4 v
为实现这一目标,他选择与众不同的方法,汲取学长宝贵经验。这种“从零开始”的态度,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资源,但在另外的情况下,它却能催生出更具创新性、或个性化的方法。
/ l' o+ n- j( v7 J. P
9 H; j7 F; V9 ^8 n" S8 g+ c我在前几年的To B业务中有过类似的经历。
4 N/ i% E& a/ N8 v. h9 n% {2 s* B* e; g6 t# B8 Z4 l' r. u) w
当市场部接到某个需求时,常常直接将其传递给产品经理进行研发,但后来发现,这样的需求,有时仅仅是市场短暂反应,并不具备真正的价值。
; C4 ]1 }2 W) V) Q" \# E3 b7 @3 X; C o- @! L7 }
3. 社会比较理论9 X! ?: y; P6 G1 [8 J) R, h9 ?
% i& u" j& t5 l: ]
雷军选择询问学长关于课程的建议,部分是他想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,他公开表示:“我不知道怎么读,不知道难点在哪里”,这很可能是他寻找其他人经验的一个重要原因。1 `7 L: w5 g7 f7 k* c4 V1 k+ e! q
6 s' a* o N2 X9 ~9 P7 n
确实,社会比较理论认为,我们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取关于自己的有价值的反馈,某些情况下,这种反馈可能是正面的。
3 W2 y, l/ r- `) U# m. g" V5 b* J3 t+ i' |
但是,现实生活中,社会比较并不总带来积极的效果。尤其在高度竞争环境下,我看到很多人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比,最终产生羡慕和嫉妒的情绪。* e7 Q$ F9 ]* g. O
8 C- Z* E7 L" ?+ ^, y8 z l此类情况在社交媒体上更为明显,因为人们往往只展示自己生活中最好的一面,这使得其他人容易产生扭曲的认知。
4 B' I6 n5 o: g. V# w6 S" t" M/ V6 k2 o" y, L# r7 m3 c
4. 不求助的心态
9 }3 d4 A1 D6 r* G5 _
* H8 A; N9 Y. O9 Z ?2 E现实生活中,面对问题或挑战,有些人宁愿选择独自承担,不向他人求助。这种选择,或许是基于过度的自信或出于对暴露自身缺陷的担忧。
3 N. ~) e* L# ?7 E- I6 o
' c. K/ B' x0 T4 R- c, }3 H雷军在大学时期所作的选择打破了这一常规。他主动去寻求帮助和建议,这不仅展示他在遇到问题时的开放思维,还突显他对自己能力的实际评估。- P4 o4 e3 o/ r% [5 v
* i3 C U+ ^" B- A) B7 `
我过去也曾有这样的想法,至今,身边许多朋友依然保持这种心态。工作中,他们受到“职位、年龄”影响,不敢求别人,甚至觉得请求他人帮助似乎有些失礼。: \1 \9 ?; l) E; }1 |# \
6 q! s& n- J/ D' ?: n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几年我变了。我深知世上总有人比自己更擅长某些事,勇于求助,不仅意味着要放下所谓的“面子”,更意味着当我们真诚地寻求帮助,常常能获得出乎意料的答案或建议。
8 m6 o' i) ]2 ` w+ A
$ V4 f% k B; G' b我认为,雷军以正向故事,告诉我们他大学如何实现第一个小目标,这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背面的四种状态是普通人应该关注的,它们恰巧构成实现目标的底层逻辑和关键要素。
8 ?5 B4 e0 p( j1 J. I" d* K+ \9 A6 Y/ B
Part 02- ^, e' r1 C0 [6 Q( R
# F5 e2 S# G4 M X9 A1 \; j0 v大学经验中,他对学习方法的探索,也令我印象深刻。
% |6 s; `# R; i" `( J. y, Z5 h* d: U- t: p( {
不就是自学吗?跳读、逆向学习,还有什么?从这里,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表面学习技巧,背后有一套深层次理论哲学,大概有两点:
9 i7 M7 e+ s4 w7 o% Q8 k" _1 W4 O# ], _# m
1. 非线性学习
4 [! _ w" A9 x- c1 _0 A& A2 x9 Y4 X/ B1 e* u/ D
线性学习中,知识是按照一个明确定义的顺序或路径逐步建立的。然而,非线性学习的跳跃式、迂回式路径可能更为高效。- q- N) ^% m; b: g
" e- M j; C0 `% |+ Y我爱看心理学内容。记得当年,拿起一本《心理学与生活》直接把我劝退了,太专业、太干货、简直读不下去。
3 h4 a& M& l* N, k5 O( U
f3 T2 B' d* i2 |) d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看到一部关于心理学的纪录片,主题是“人的行为与决策”,印象深刻的是,采用引人入胜的案例,并讲解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决策过程,和背后的心理原理,这大大减轻了学习压力。
1 F6 e( r: d8 W
. t, K) i$ V* z# \深入了解后,我并没有选择回到那本“劝退”的教材,而是从最感兴趣的决策心理学开始。阅读许多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文章和书籍,如《思考,快与慢》。
2 g; H8 ^ Z# z8 V# g) Y$ z! p
$ A1 S; u$ n- Z7 Z' Q1 E1 z通过这些读物,我接触到许多心理学核心概念和理论,如启发式、认知偏差等。/ s' a' x8 `0 H$ _* s
8 L6 E8 V; j9 |" _随后,我开始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,比如人际关系、情感理论、学习和记忆等。每次深入一个新领域,我都会在之前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衔接,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。
i& R! W' V- U2 f) M3 F; {) [, ?9 I7 `+ M+ B) h8 O
有趣的是,当我积累一定知识后,再拿起那本《心理学与生活》,发现自己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消化书中的内容,因为那些之前觉得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理论,现在在我的脑海中都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联系。
" T7 a9 H9 f4 `/ m }* B
+ M' ?, ]% C7 R$ H- D7 [这一切背后,是“结构化学习与整体学习”的不同之处。
\7 K# j+ c5 ?* `+ r/ \6 E# w0 p) X( h8 E' R
具体什么意思?+ t: Y7 r, R' b( I- L' Q
( d9 \4 \) s/ a7 |" { u( K3 |( Q
结构化(Structured Learning)通常遵循一定顺序和框架,从基础知识开始,逐步构建复杂的概念。
6 }+ B: v+ S2 F2 y, l7 i. ^6 V) v
这种方法特点也比较明确,如线性进展、明确的学习目标、系统性、适用性。
4 S$ Y* L( S4 H" M1 V( i' N3 N9 ]: [- }" \4 [* K
但缺点是,一方面,当你不熟悉时会显得学习过于刻板、繁琐,特别在对于快速变化的领域,如技术、数字领域、计算机,它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变化。9 z9 x$ Y3 V1 O/ \
* a E2 Z, d2 r, M
另一方面,遵循固定结构、路径可能会限制思考和批判性,导致只能接受和重复现有的知识,而不是探索新的观点和方法。( m' y4 e# D% R: I
8 W( j: [7 Q* {# H整体学习(Holistic Learning)更加灵活,重点是理解和连接知识点,而不仅仅是记忆。
2 ~* A. c% Z; d7 i6 W- p: N, e+ S# c! u7 v$ W; L+ A& Z( E6 a
这种方法的优点,一方面关联性强。不孤立地看待知识,而是尝试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,学习过程更像是一次探索之旅,从不同角度来接触和理解知识。
]- X2 b" K. o) |7 p) M- n) L* Q/ Y& ^
另一方面强调深度理解,而不仅仅是表面的信息记忆,适用性也比较强,需要综合思考的学科。它到底什么原理呢?
( k: Y* \# C2 s* Z2 c( [! c: ]. H( b, l! Q; s! H' H3 y
2. 先验知识激活3 [' v B! q0 S9 T/ v' }
. @$ ?: P$ G) s
雷军说,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系是从数学系里分出来的,学的全是数学系的专业。要自学很麻烦,多半看不懂。
' z$ C& [9 q+ [7 g; }4 m! D
" j- ^1 t- _; }* w7 x' q当时我咬着牙往下走,读着读着突然开窍了。反正看不懂,跳过去直接看下一章。放一两周,拿出来再看第二遍,反复多读几遍,读着读着就懂了。
1 |7 n6 Q& u' Q7 B* {3 \, e7 u2 K
# K$ t/ J8 P; a9 v% B简单点,学习新知识或技能时,大脑经常会试图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进行连接。
# }$ E3 N: ^) ]% {( b
# O8 m% y- m: W8 v% ]* b# V如果某个知识点与先前知识不匹配或缺乏联系,我们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,但是,随着后续学习的深入,新的连接可能会形成,使之前的知识点变得更加明白,! x0 D5 v. \ m7 J* F& k1 Z6 c# q
9 A) V, e) R9 F6 _
“跳读”本意就在这里。
+ H2 \ E7 O' a( l6 T/ X
3 K" w; P; J* D. [& K5 v" n它并不是鼓励我们放弃难以理解的内容,而是鼓励不受拘束地探索和继续前进,让自己先对整体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。
" n r# S; E+ `5 Q r* B( f z1 Z, a1 K) v% h; X- m
在这个过程中,当遇到某个具体的难点或知识断层,我们可以选择暂时放下,先去理解其他部分,再返回来重新审视。
: V& p. f) `; e& p; @
9 |, `: p- y* H) g2 ?( B这种方法,对于大脑来说,是一种自然的学习模式。% ^, J8 @' |7 _* H9 A8 n+ `! w! s
2 e" Y: |- q$ C6 z/ K1 H. r雷军意识到,一开始追求完美的理解并不实际,反而可能会阻碍学习的进程。相反,通过跳读和重复阅读,他能够更加高效地吸收和掌握知识。
: F, {, A# G6 e/ [& v) u7 x) Q- E: b4 z9 E
所以我觉得,当面对一个新的学习挑战时,不妨尝试雷军的方法:不畏难,大胆跳读,再细致回味,这样可能会带来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。 R0 r+ X5 M0 g; n9 [
: D4 j2 A3 N3 ?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,我觉得,具体有四步,了解框架、学能懂的、构成链接、回来点亮难点。
$ q3 y( \- G6 J$ |/ h: R7 ^
7 h7 G5 s6 b g- ]' L3 _+ u除此之外,雷军处理点名问题的策略给我不小启示。" R. W' D0 ?+ n
' a& {% ?$ h' P- R) G# X他分享作为大学生,如何在上双倍课程、与高年级同学的情况下,解决点名缺席的难题。
! H- J8 w' L( x W6 c6 b! R; e. D* s
他选择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:在课堂上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和留下深刻的印象,以此抵消偶尔的缺课记录。7 Q' Y7 y1 ], T: k0 ?$ F6 p4 y
& n3 c1 L7 e3 J& G9 g+ J# p# W% o
具体来说,他始终坐在第一排的中央位置,这样老师可以轻易地注意到他。每当有问题提出,无论难度如何,他总是第一个响应。并且每当课间休息,他都会找机会和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,解决自己的疑虑。
2 R/ H6 h0 L" A8 u/ _- {
6 t9 f3 D) s7 ` r7 _9 v. X3 t为何这一做法在工作中也极为适用?
' {; R$ }* r" s$ j" ~# O
) g+ K/ F/ T# \背后正是印象管理(impression management)与社会交换理论(social exchange theory)的支持。
) ^4 p9 f8 V& L
2 r* O, s! U+ J% D组织心理学领域,一个良好的形象,往往能带来更多的认可和机会。
6 d3 r6 p; N4 F: o2 t+ l8 ?. J: c1 @: z2 K6 _
雷军的做法突显他的学习热诚、主动参与以及对学业的负责态度。因此,尽管他偶尔缺课,但他并没有因此被贴上“不良”学生的标签。
- H$ g8 I6 t& f6 l$ o4 b; r/ O6 x" Z. i0 F3 L8 B
至于社会交换理论,通过主动与老师的互动和课堂活跃参与,雷军与老师建立积极的联系。
2 V6 Y8 K- K6 H$ S2 f/ p) D
+ w) u$ d" Q+ }. s/ G) g3 P2 c我觉得,借鉴这种方法,你同样可以为自己在职场上打造一个阳光、正面的形象,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。
3 J0 U0 _" k' x* q4 P
* O" \2 ^. t0 G. w9 M9 ^ ZPart 03' v8 @& w u4 f* K. k3 f$ y
2 X0 a. H% i; a8 M拥有这些还不够。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?令我感触的有两点:) M& \; k$ t& x9 Y: k+ M. a
$ `4 K- k$ ]$ o3 l1. 学习策略和技能迁移9 O4 U. g$ X+ u
4 B$ F/ u! ^3 R
雷军说,当年计算机资源十分稀缺,整个年级学生只能共用一台性能较差的小型机,且每位同学每周只有两个小时的使用时间。0 ~! G( X) F6 ~
& M5 N- E) l& h; @: [4 y
他采用了一些策略,例如:
, M) q- Z- ~$ k+ G
, \1 N$ }& y7 C) G8 b( \ d利用其他同学没来或迟到的时间,在机房门口等待机会“捡漏”;提前在纸上写好代码,上机时仅需录入,提高效率。# m+ `0 \( g! ?" ?7 w. y/ c7 {
" c2 u" q/ [# L' n' c+ `/ a& u/ e为了练习键盘录入,在课桌上贴上键盘拓印,并在上课时模拟敲击;没有电脑使用的时候,他会在纸上练习编程,以及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。
$ t3 z: A, P4 o8 A
" ?- u& ^# y1 U; b8 ^结合工作思考,我认为,很多人在技能迁移方面并没有完全打通,很多时候,会受到已有技能的局限,不敢跳出自己的舒适区。
9 D5 A( y f. E( |. N
" i+ Q$ M$ f8 n( v; t比如:
S+ g8 w5 r1 \) E# |& y) Z- X: e; L5 m8 s
我身边一些做市场的朋友,因为以往知识经验足够丰富,当公司有新业务需要被调离到其他岗位时,他们多半是拒绝的,要么是“觉得公司在边缘化自己”。, y# N/ I; M% d: J7 y0 l+ `
: M+ f4 q; t4 T& C+ [) \换个角度,如果把市场营销经验作为宝贵资源之一,然后利用已有经验,指导后面新业务,反而带来新的视野。* o7 Z) k! j9 ]+ w! i' I+ Z
1 J- E7 ?, Y) P) {8 @2. 自我效能的管理
! G1 @; v( N5 s& x9 ~, @1 v' l) i' l
雷军大学第三个目标是在一流学报上发表论文,他面对困难,主动请教张德向教授,获得关于研究计算机病毒的建议。
& Q# B" y- c0 ]6 b/ ]& m2 s9 A4 R+ F6 W- Y3 L7 E
尽管有些担忧,他最终还是整理了研究并写成了论文。在朋友的帮助下,勇敢地提交了这篇论文到权威的学术期刊,并成功地被录用。7 h: t# n' m6 D0 Y" K; s
) B; M+ [2 q% h9 [3 B中间提到,大概折腾半年时间,才收到回复,这让我感到,雷军的“自我效能管理”(Self-efficacy)非常强大。
* a2 C7 O0 y+ C% m) W7 v0 K( R3 x i7 `! q/ a4 |
什么是自我效能?
* d) j# @: L/ H6 x* C
+ A; |2 F, S: M- ?' P简单来说,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个任务的信念、信心;高效能的人认为有能力挑战各种问题,低效能的人则很容易放弃。% P: V: B9 J/ N* Q" h! q
0 M( g* F, F& ~
我以前效能就比较低,做事很容易动摇,觉得不够聪明;老板让搞定一个客户,如果需要向上社交,我就会不自信;后来经过不断调整,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信心。
; g- x& r" e- t: C. l6 G" P3 o
/ k+ B. c2 N/ P( ~- P) w回顾雷军的经历,我看到许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子。) Q# `8 V" X( Q0 N# M& L
" J+ l; R- Q* ^- K/ D) O1 Y对于那些经常怀疑自己和害怕挑战的人,我建议像雷军一样,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,因为失败只是通往做成的一部分。% ^: N: a3 u1 I0 v5 E& V' m
( @+ f; {0 n3 u5 d
Part 04
3 b8 j! l- q9 ~: e* O4 L. N5 q6 G" X P& \: M, p" `
武大毕业后,雷军踏上创业的征程。) J# G9 ]+ a) a; ~
1 H% t, x& Z+ ^1 p: ~8 n他首先与武大学长王全国合作,仅用15天便成功研发了第一款商业软件——BITLOK加密软件,依靠王全国的经验和资源,他们赚到了初创的资金。; F! ]+ }- ]6 T9 K; N! e, Z! `
# n1 x5 ~( S6 x6 ]; a
接着,另一位富有创业激情的学长邀请他共同创建了“三色”公司,业务涉及销售电脑、软件开发以及打字复印服务。
% [. y2 g# {0 @5 L
0 L6 u/ m* U) c$ L) y* e刚开始大家都想干一番大事业,面临谁说了算的问题;这段经历给我的启发是,“群体决策和行为设计”(Group Decision & Design by Committee)。
7 x: r& j" e, _5 N, j7 h; R) X* @8 V: f6 L" H
如果一件事,需要多个人决定,决策过程可能变得低效,容易导致方向不明确,甚至出现内部矛盾和冲突。
# Y( ~ `$ T6 P! F4 ` M9 _4 F6 Z# f0 f9 q" h$ C5 {
这种“群体决策”模式下,各方的意见和利益很难完全统一,每个人都可能基于自己的经验、认知和立场来提供意见,而这些意见不一定是最佳的或者与部门长远利益相符。
; u% E4 f/ Z" Z/ Q( ?# I* `& n& H/ X7 v2 J* ]
工作中也遇到过此类情况:5 ^ B, j( ~* ]$ Q4 Z' S' T* S8 ]
" P9 p: n3 a& u' ?$ n
原来只要涉及跨部门的协助(产品、UI、技术、市场)一起开会,如果没有一个领导牵头,那最后基本就没有结果。
6 k2 F* l% L& a+ H
9 {0 Z; M) }2 p) G8 o3 |5 ~" g1 i即便是产品部、或者技术部等某个部分发起,也会面临权力和领导动态(Power and Leadership Dynamics)以及年龄和权威感知(Age and Perceived Authority)的问题。$ Z9 ?8 C. j7 U& _$ D9 z3 t
+ E( a1 m0 x) c- R: S什么意思呢?3 \, H, Y7 n7 }
) o$ ?2 H& ]2 S, F! K8 r4 ]0 u
首先,在一个平行团队里,谁是老大,谁有话语权,以及大家怎么看这种“听谁的”,关系到其他人是否开心;其次,有时人们觉得年龄大更有经验,更值得听。! k$ e" O" E N- U- Y% @0 G
b, b+ y/ L( ]7 }% g! e实际上,年轻人拥有众多独特的想法和创新方法,但常常因年纪轻而受到忽视。2 j8 w- x- R) k# S p+ G
! S _& O4 j7 `- N2 {
我后来认识到,为项目或任务指定一个明确的人是至关重要的,即便不是领导职位,也是可以的。此外,必须确保每个人的观点都得到尊重和考虑。2 B5 ~5 ?9 B7 p+ M. i4 t
2 c$ d$ |8 R8 H7 s
不论年龄大小,每个人都应该有权提供反馈和建议。特别是在新媒体部门,我看到很多95后、00后的创意十分新颖和突破性,而某些更年长的领导的观点,却并不总是适用。% ?! J X6 I- k( m, i( c
- Z8 |9 _5 u3 w1 Z& D0 L- Y) i7 b0 ?5 P
雷军分享说,过去三年里,小米在高端市场的探索是近十年中最为曲折的经历,但也是最有收获的时期。
U6 L1 p* S% m; _: J& Y. _2 L
/ b. m" U. b6 D6 e从小米10的顺利推出,到小米11的种种挑战,再到投入巨大精力研发的小米12仍未如期表现出色,其中经历三重波折:
6 {# I- O4 R% r) }* K! A) R) P8 s, o
, X; S% q! F, ?1 G1 z" e: k# p5 [失望与逆境成长;8 o: @1 f( q* s: g
: Y5 [; z8 M; z+ n/ x0 h* E2 e
团队分歧认知差异;" t5 X" Z4 m7 @. @* {
" K7 Z) m' c5 y1 g3 v v) C
紧急开高管会。
: m3 }- r3 E" }2 \
, z6 E2 n1 |) j; T' x我最大的收获在那段高管开会的录像上,当中看到雷军经历过此前多个决策人创业导致的残局后,自己果断决定投入高端的勇气。
" s% y+ j' }# |7 ?2 S( u& x
3 ]5 e" L/ M3 V, r, `这给我的最大启发,一个是团队动力与共识达成(Team Dynamics & Consensus Building)必须要设计畅所欲言、坦诚的沟通的环境,这样才能构建信任。
7 e+ J8 E% q9 F( f9 C
5 g) J2 @( P( U [另一个是使命驱动 (Mission-driven)。在雷军看来,可能是价值观、愿景;放到个人层面,我认为,是把梦想拆解成目标,坚定我能做成的信心。
( D0 s: z0 P* k; e. U$ g5 ]/ Y% h6 x
成长方面,个人中心主义、重新发明轮子、社会比较理论、不求助的心态、非线性学习、先验知识激活、印象管理、社会交换理论、学习策略和技能迁移、自我效能的管理是我看到的。
% u- T/ }* k8 {2 l
+ I% b0 v$ C0 p2 w/ u工作层面,群体决策、行为设计的能力、责权感知、团队动力共识达成,使命驱动决定走多远。这15点是我熬三个小时,学到的。
0 B, b/ o+ x* e: Y/ b3 O( u1 s9 i7 a0 g
总结
! \ K. i' `$ G* g3 b0 `# D1 t! J" A: N
梦想还是要有的,但记得拆分。
' B {% d+ y+ S; f& G" X5 _9 V6 A3 F% g
是啊,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我坚信咬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,终将收获最甜美的果实。祝福小米越来越好。也希望你,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。
; _# m& P! T& V- [0 @) J
# g) h0 k( M4 B: V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王智远(ID:Z201440),作者:王智远同学
) x; h* R, B/ ]* W
% t. p; j1 B& B/ t& x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