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我要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390|回复: 0

国内AIGC首款现象级产品迅速陨落:妙鸭相机落得“一地鸭毛”,美图频推新品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8-7 0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①一度火爆出圈的妙鸭相机热度快速降温,背后同类玩家则步伐加速,万兴科技上线更能打的海外版妙鸭,美图推出多款AI新产品。0 E6 |( @5 V2 Q) Z( A

" |" g6 C6 S8 _5 p) j②奥飞娱乐、视觉中国等在数字分身等类似技术布局。# b7 v( M( u7 V  N- w5 @* }$ a
9 ~; b2 \: a  M# [
③但海外“前辈”们均难逃“昙花一现”命运,亦有国内AI+图像明星独角兽面临运营停摆。& Y$ u( R8 ?1 c2 {# z1 g/ ^
8 F1 v% b9 n! f8 e  V5 U
财联社8月5日讯(编辑 俞琪)凭借9.9元的AIGC个人写真火爆出圈的妙鸭相机热度似乎在退却,只剩下不断的争议。据微信指数显示,仅在17日上线当日,“妙鸭相机”一词整体指数日环比增幅就达到40325%,并在此后几天呈直线攀升。但随着关注度下降,现在搜索“妙鸭相机”,位列前排的热词已是“妙鸭相机安全吗”、“妙鸭是否会盗取个人信息”等问题。) Q7 H1 V, a; Y

& i) z8 y5 ?6 I3 i在爆火的背后,相较于这款应用本身,大众更多的关注点实则是对于其作为目前国内AIGC领域第一款现象级产品的预期。自今年初AI大模型火起来后,互联网大厂、科技巨头等都纷纷投身于AI,无数AI应用也在涌现,但商业化困难、不赚钱的问题一直是飘在上空的一块乌云。妙鸭的出现无疑成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,也再度点燃了生成式AI,然而风口褪去,在业内看来,其昙花一现似乎也是必然,类似AI应用的未来仍然困难重重。
- x% R7 ?! P. v3 F
" r; y6 P2 D) G9 x▌看到希望的“妙鸭相机”们:老玩家美图多个新品相继上线 万兴科技推出“更能打”的海外版妙鸭
$ n5 Z, W6 J. f7 C
# k' S* d" F* o" f今年被认为是“AIGC元年”,众多AI应用相继问世,为何妙鸭相机如此受欢迎?华泰证券朱珺等人在7月25日研报中指出,妙鸭相机仅需9.9元与三步简单的操作即可生成精美且自然的数字写真,通过覆盖广泛的C端用户群体,解决用户需求痛点,打开了增长空间。有业内分析人士直言,妙鸭做对了方向,抓住了用户需求最强的点。
6 G+ Q+ P- y5 n# k4 u0 O  y
4 d8 Z! j  d8 B/ [  W( N- ]0 U% U, a- v+ m' Z) K

. R# C3 a3 n# R  B3 U; M二级市场方面,在妙鸭相机爆火的上周,近期略显颓势的A股AI概念板块也有所反弹。云赛智联、鸿博股份、浪潮信息在24日均触及涨停,鸿博股份在25日继续斩获涨停板。据时代财经采访获悉,业内专家认为,鸿博股份和云赛智联在算力租赁板块的涨停及浪潮信息在AI硬件端的涨势是妙鸭相机火爆的一个示范效应。不过,对于妙鸭影响能持续多久,还要看AI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公司的经营情况。0 [( k; \( J2 R- T  {
% D7 M! v" m: |5 a* T% g8 _' x
头豹研究院7月28日研报表示,目前AI图像生成在设计行业应用场景较为成熟,后期商业化落地潜力较大。根据Sensor Tower《2023年AI应用市场洞察》数据显示,随着DALL-E和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迭代与成熟,上半年Al+图像应用市场繁荣发展,相关应用超过150余款,下载量突破1亿次。: r$ @3 {6 l7 H! U
6 E) i4 z" a3 T; Z$ W( U3 R
其中,在妙鸭相机顶上的AI数字写真应用这一细分Al+图像领域,国内还有多个“妙鸭相机”们在加速前行。消息显示,美图公司在6月发布了7款影像生产力工具,涵盖AI图片、AI视频、AI设计和AI数字人四大领域,旗下美图秀秀及Wink近日还上线“AI建模脸”功能。国金证券孟灿等人在7月24日研报中提到,7月21日,万兴科技旗下App Pixpic上线海外版妙鸭Google Play,截至目前累计下载量超5k次。相比妙鸭相机,Pixpic仅需10张照片即可生成数字分身。
& j4 n- S  f# ?/ Y3 Y. o* k6 `0 @" t" D$ C% D1 A: |9 F* X  m

! c6 q( z6 n9 ^
4 S  |5 Q  B3 l: q9 K# q在技术方面,华泰证券研报称,妙鸭数字分身功能基于微调(fine tuning)后的Stable Diffusion开源绘画模型。与其类似的在数字分身、图像/视频生成等方向有布局的产业链公司还包括美图公司、奥飞娱乐、捷成股份、蓝色光标、天地在线、视觉中国等。视觉中国近日在互动平台回复称,旗下网站vcg.com推出了AI创意工具、灵感绘图等功能,相关功能后续还会不断迭代。
. y+ E0 }) P% _: u5 r% v" e' X. E  \% g' p% c6 W2 S
此外,孟灿等人还认为,妙鸭相机将带动整个商用图片AIGC变革,视频生成、CV技术龙头等公司有望受益。据财联社记者上周日获悉,妙鸭相机已在苹果应用商店正式上线App,App内可提供创作视频。据悉,CV技术龙头虹软科技目前已经开始规划研发智能商拍摄影解决方案,具体产品有望在年内推向市场。千方科技子公司宇视科技在各大景区推出宇视梧桐Vlog方案。商汤“如影SenseAvatar”模型,只需一次真人素材录入即可生成超写实数字分身。0 W7 l( a  _1 p' E: V; d
5 l' j  P; E3 |" A

9 v. @5 ]& P  P8 h) y3 A" F8 l: Y+ w1 f7 B: ]# L& n7 R4 [
▌妙鸭难逃“昙花一现”魔咒 更有国内AI+图像明星独角兽甚至面临运营停摆" h  Q6 T! w& v
8 Z* ?& C! f  x8 r. U! U
实际上,在妙鸭相机出现之前,海外AI图像应用领域内Lensa AI、Dawn AI、Wonder等热门App自去年下半年起便相继取得了亮眼表现。华泰证券研报显示,热度最高的Lensa AI曾在上线“MagicAvatars”功能后短时间内登陆全球多国AppStore畅销榜榜首。不过,根据Sensor Tower的统计数据显示,Lensa从去年12月中旬到达下载量顶峰后便迅速回落,今年1月达最低水平,整个生命周期热度仅仅两个月。Dawn AI、Wonder等也几乎呈现同样的轨迹。
! |' ~% x! S, U+ S+ R0 E. k# X% o2 A/ H. k: L3 r

* g2 \6 w$ t1 b4 Q* U9 B) k* r& {' w& u
对于妙鸭能“妙”多久,“前辈”们的经历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,更何况妙鸭的热度并不能比过当时的Lensa。从当前微信指数便可看出,“妙鸭相机”一词的指数值在25日到达高峰口开始回落,现在已基本跌至上线前的最低水平。若仅从该指数来看,妙鸭生命周期热度仅仅一周。有市场分析直言,妙鸭并不算出圈。刷屏也就是在媒体和相关行业,以及投融资这块。/ |' ^6 N1 U! C- \# u2 {# A8 _

1 o& Q0 e  O6 Q; {1 r# ]0 S1 {! F! f, }& w: j

' ~" @8 K3 X3 D8 ~. j. M- Q( p除了热度下降,安全性、退款条款等一系列问题更是让妙鸭饱受各种争议。上线不到10天,便被上海市消保委点名,被指出不支持退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。同时,上海市消保委在发文中还提到许多网友关注的隐私问题。妙鸭也随后回应称,原协议内容有误,会第一时间根据妙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,同时承诺,用户上传的照片只会用于数字分身制作,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动删除。! V4 n$ O( X& S) B/ R" O  }) f
- p. N& C. k' e' s
对此,有媒体报道表示,虽然妙鸭出现意味着AI应用正在走向兑现,但目前在商业模式层面还比较简单,按次收费。有相关律师指出,这款产品的产品能力目前来看还是可以的,但和消费者的沟通能力比较差,导致不少问题发生。
- A. s" r# a) ^* X9 V* O$ T% e: }5 H8 q" R1 d0 s( P/ b- X
可以预见的是,在商业化先行一步的妙鸭都是如此,在其身后还在AI+图像商业化路上前行的公司们则更步履维艰。据信息称,此前曾在D轮时获约13亿元投资的影谱科技近日被曝已断掉公司员工社保及公积金缴纳,公司不少员工辞任出走,有部门办公室几乎已人去楼空。资料显示,影谱科技做计算机视觉起家,此前在D轮的融资创AI影像生产单轮融资纪录,而如今却已身陷困境。$ N8 d- Z: `9 w0 V/ n$ U
8 Z6 _+ S6 V$ ^# l0 ^2 \. a' B2 H$ ]
值得注意的是,头豹研究院在研报中表示,当前仍有较多的公司商业模式尚未明确。从AI图像生成的用户端来看,AI生成的图像直接用于商业的占比在2%,未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;60%的用户未对AI图像投入成本,仅8%的用户能通过AI图像生成获得盈利。9 x; T% m6 y# L$ W8 X, v: s
' j& b3 L3 \' u9 O2 }9 o
来源:财联社 作者:俞琪: G4 o1 j2 N: x! \! H6 S: I
产品邦 为职场人打造专业的产品、运营、交互体系知识库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I产品经理资源导航,助力高效成长 ( 粤ICP备12078725号 )

GMT+8, 2025-7-12 10:18

Powered by Discuz!

产品邦 2012-202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